第152章 师爷好~(1/2)
“啊哈哈,老爷子,您来了!”
来到小剧场后门,张明玉已经在那里等待着,看见周清辉从车上下来,笑着迎了上来。
周清辉也没有太过倨傲,见状也连忙快走了两步,和老张伸手握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哟,你这怎么还在外面迎接啊,等半天了吧?”
“您老人家好不容易来一次,而且还是第一次过来,我这儿没能亲自去接您过来已经是大不敬了。”
张明玉摇了摇头,因为从事相声这门相对来说更偏向传统的手艺,他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很传统的教育。
天地君亲师,这可是不得不敬的存在。
相比来说,周清辉就没有那么传统了——当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并非百分百的前身周清辉,从记忆角度来看,他只有前世那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记忆,自然思想更为开放。
倒不是说不认可那些的传统的规矩讲究,只是报以可以理解,但没必要那么疯狂。
和周清辉打过之后,张明玉就给他介绍起了身边的人。
不过,张明玉并没有拉着太多人候在这里,在他的身旁,除了之前一起参加节目的余孟之外,就只有他的儿子张瑞麟。
无论是什么行业,基本上都需要一个熏陶、培养的过程,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启蒙。
不少人的未来,其实从很小时候的经历中,就能看出一二来。
比如说,在有些山区、贫困地区里,由于小时候能够受到来之不易的教育培养,成长之后,就有不少人选择了和启蒙老师一样的道路,选择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回馈自己的家乡也好,还是支边去其他同样贫困或者更为贫困的地区传递知识,这可能都是源自于小时候的感触。
再比如说,很多年轻人可能小时候见到了警察、消防员的威武和辛苦,然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名警察、消防员,被救者在多年后成长起来,会学习着曾经所崇拜的那个人一样,继续去营救下一个人,去传递一种信念。
由古至今,有多少职业是这么被人传承下来的?
不计其数。
这一点在古代来说,就更为常见了。
士农工商。
这不仅仅是代指行业,更是一种阶级的划分。
周清辉前世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么一篇文章,大概是说所谓的工匠精神——嗯,当初这种工匠精神好像还挺火爆,似乎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加上了工匠精神之后,都会显得特别的高大上,然后还特别的精致啊、用心啊什么的。
可是,实际上来说,匠这个字眼,恰恰是一种悲剧。
这正是因为古代的阶级原因。
祖上为匠,则子嗣几乎永世为匠。
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允许转行的。
比如说一个泥瓦匠的儿子,那必须还得是泥瓦匠,不能转行做商人,甚至都不能转行做农民——在古代,士农工商,农民的阶级地位,是要比苦工、劳工这种工民要高一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