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离间计(1/2)
当韩信收拾完赵国后,他以礼相待,谦逊地对待李左车,最终赢得了这位智者的投诚。
李左车感激不已,向韩信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派遣口才出众的使者前往,说服臧荼投降。
韩信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迅速选派了舌辩之士出使。
不出所料,臧荼在使者的劝说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
韩信欣喜若狂,立即派使者快马加鞭将这一胜利的消息送至刘邦面前。
同时,他还为张耳请求封为赵王,刘邦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然而,韩信那边打得风生水起,而刘邦这边却陷入了困境。
每天都要与围困城池的项羽军队苦苦相持,不仅消耗大量的钱粮和人力,而且毫无进展。
唯一的收获就是接纳了一个被楚将龙且打得大败的光杆司令英布。
刘邦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头发也因忧愁而一根根脱落。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就在刘邦苦思冥想之际,有一天,他恰好遇见了陈平。两人开始深入探讨这个棘手的问题。
说到这里,必须得提一句,陈平升官了。由协管监察诸将的都尉变成了主管监察诸将的护军中尉。
原来,自从刘邦让初来乍到的陈平协管监察诸将以后,刘邦手下这些资格甚深的武将们却不高兴了。
他们心想:“我们跟随汉王多年,历经生死,现在却要被一个新来的儒生管理,这实在是太憋屈了!”
于是,他们纷纷向刘邦抱怨,认为陈平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然而,刘邦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反而对陈平越发信任和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平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出色,他成功地化解了许多内部矛盾,稳定了军心。
最终,刘邦决定提升陈平的官职,让他成为主管监察诸将的护军中尉。
这个决定引起了更大的争议,但刘邦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陈平能够胜任这个重要的职务。
陈平也不负众望,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麾下的众多将领之中,绛侯周勃和昌文侯灌婴的性子最为刚烈。
他们率先站出来向刘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大王,您怎能如此看重陈平?他看起来虽然有些本事,但实际上可能并无真才实学!我们已经调查过了,此人品行恶劣至极。
他曾在魏国任职,却因为无法被容纳而转投楚国;后来在楚国混不下去,又转而投靠大王您,这种行为简直是不忠不义。
更有甚者,据说他在家乡时还与嫂嫂私通,可谓是好色无度、无耻至极。
尤其是近期,我们还听闻他私底下收受众将的贿赂,送的礼越重,他给予的好处就越大。
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恳请大王明辨是非,不要被他迷惑!”
刘邦听后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暗自思忖:“这还了得!”
要知道,当时的儒家学说仅仅只是众多学派中的一家之言罢了,尽管乱伦这种行为会遭到人们背地里的嘲笑和唾弃,但实际上并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忠诚度存在问题,甚至还涉及贪污腐败等恶劣行径,那情况可就变得十分严重了。
想到这里,刘邦立刻决定展开深入调查,以查明事实真相。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指责,陈平却表现出异常的镇定与从容。
他微笑着,语气平静而坚定:“说我不忠心?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啊!魏国、楚国都不愿意重用我,我怎能不另寻出路呢?至于受贿之事,确有其事,但也事出有因。
当我前来投奔大王时,身无分文,若不收些钱财,又如何维持生计呢?
不过,我虽收了他人的财物,可所推荐之人皆是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他们的确适合那个职位才会这样做。
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前去调查核实。如果我说得正确,大王尽可采纳;若我说错了,那他人送来的钱财我分毫未动,大王大可免去我的官职,我便归家种地去。”
刘邦命人仔细彻查此事,结果发现陈平所言属实,并无任何不妥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平不仅收钱办事,而且办的都是好事。
这样的人才实属罕见,刘邦不但没有怪罪陈平,反而重重赏赐于他,并任命他为护军中尉,从此由协助管理变为直接主管。
自此以后,那些武将们眼见无法告发陈平,也就无话可说了。
事实上,此时刘邦被阻挡在荥阳,早已陷入困境,毫无对策。
而提升陈平,正好给他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商讨事情的人。
于是,他将陈平召唤过来,询问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陈平回答道:“项羽这个人虽然敬重那些豪杰之士,但却吝啬赏赐;大王您则恰恰相反,慷慨赏赐却不太尊重他人。你们两人各自有长处和短处。
如果您能够既尊重人又慷慨赏赐,那么天下很快就会归属于您。然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目前有一种迅速见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反间计。如今项羽麾下人才稀缺,只有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是他的得力助手。
只要大王愿意拿出巨额资金来挑拨这些人与项羽之间的关系,凭借项羽多疑、耳根子软的性格特点,必定会产生效果。
如此一来,您平定天下岂不是轻而易举?”
刘邦对陈平的主意拍案叫绝,心想这小子真是太聪明了!
他立刻从座位上跳起来,兴奋地说道:“好啊,这个主意好啊!”
然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并告诉他可以随意使用这些黄金去调度和收买人心。
刘邦知道这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如果想胜,就必须付出代价。
项羽实力强大,如果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很难取得胜利。
所以当听到陈平的建议时,他毫不犹豫地支持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四万斤黄金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纯金,而是一种被称为黄铜的金属。
在古代,铜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金属,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可以用于铸造货币、制作铜镜以及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等。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铜是他们难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相比之下,真正的黄金更为稀少且昂贵。
尽管在那个时代,金子也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其产量极低,所以使用范围相对较窄。
总之,刘邦愿意花费四万斤黄金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显示出他对胜利的渴望和决心。
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金钱与权力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通过合理运用财富,刘邦试图打破敌人的防线,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从而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