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心理学看爱情(2/2)
先来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阿云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人,曾经和丈夫很是恩爱。可是,她却有一个喜好胡乱猜疑的坏习惯,最终毁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结婚前,阿云的丈夫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曾经深爱着对方,可是由于女方家人的反对和异地的工作,最终忍痛分手。后来,痛苦之后,在工作期间他认识了阿云,并在朋友的撮合下,与她结了婚,双方也很恩爱。后来,丈夫的前任女友又调回到同一个城市,阿云听说后非常紧张,害怕丈夫旧情复燃。于是,她开始仔细研究丈夫的一言一行,疑心重重。她经常偷偷检查丈夫的钱包、公文包,想找到蛛丝马迹;经常往丈夫办公室打电话,以确定丈夫在不在工作;丈夫外出时,她还经常偷偷跟踪。丈夫逐渐觉察到妻子的种种猜疑行为,很是反感,觉得自己受了侮辱,对妻子的挚爱渐渐淡去。他开始讨厌妻子的关心,讨厌回家听到妻子的盘问,于是向单位主动要求长期出差,回来后也找借口不回家。妻子的疑心为此自然越来越重。最终,他们离婚分手。
案例二
小丽的丈夫是个事业型男人,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也是养家糊口所必需的。可这样一来,对爱情和家庭的情感投入自然就少了许多。小丽原本是个喜欢幻想和浪漫的人,但整日面对的却是哭闹不止的孩子和永远做不完的家务,而且懒于学习,与丈夫差距逐渐拉大。时间一久,心理便开始失衡了。她认为自己为家庭和爱情投入了这么多,丈夫却不爱家庭、不爱自己,肯定是因为爱上了别的女人。于是,她开始疑神疑鬼,丈夫一回家就问个不停,越问越怀疑,越怀疑越问,尽管丈夫一再发誓只爱她一个,她根本不信。丈夫觉得小丽确实为了家庭牺牲了许多,自己应该多陪她,便努力留出精力和时间来陪伴她,并经常偷偷地买礼物,想给她惊喜。可是,这下更是“欲盖弥彰”。小丽冷笑着说:“突然对我这么好了?在外面做了亏心事了吧?”丈夫顿时无言。
案例三
芳是一个漂亮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中喜欢上了长相普通、个子又矮并且学历很低的勇。勇的朴实、善良、聪明吸引了她,爱上勇一点也不后悔。可是勇却很自卑,认为自己年龄大、学历低、长得又不好,根本配不上芳,再加上芳开朗活泼,经常和一些男性在一起说笑,使得他对芳的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勇和芳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他偷偷观察芳的一举一动,而且偷偷查看芳的信件和电话记录。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态是不健康的,可是又控制不住,很是苦恼。幸好,芳帮助他克服了这种心态。
案例一说明,再真挚的爱情也经不起猜疑的折磨。阿云无休止地盘问、调查丈夫,全然不顾丈夫的反抗,把丈夫的离家当做印证猜疑的证据,最终导致婚姻破裂。猜疑是一个可怕的心理误区和一片阴暗的沼泽地,一旦陷入,几乎不能自拔,使人失去理性,失去爱情与婚姻。在猜疑者看来,自己的猜疑总是正确的,对方对猜疑保持沉默则被认为是默认或理亏,对猜疑进行解释则被认为是狡辩。这是一个死胡同。培根说过:“心思中的猜疑就像鸟中的蝙蝠,永远在黄昏里飞。猜疑的确应当制止,至少应当节制,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扰乱事务,使之不能顺利有恒。猜疑,使君王易施暴政,为夫者易生嫉妒,有智谋者寡断而抑郁。”
案例二说明,爱情中的猜疑有时候是情感失衡引起的。一方对爱情投入多于另一方时,前者就会产生情感失衡,比如案例中的小丽。情感失衡的人常常抱怨自己投入之多,对方回报之少,对自己感情之冷漠。抱怨之后,总是会归结到一种原因上:对方定是另有所爱。接下来的,就是到处搜寻证据了。喜欢猜疑的,一般是女人为多。追求持久、热烈的爱情,是多数女人的共性,可是热恋结婚之后,一切会逐渐平淡下来,她们就会变得失落,并经常沉浸在对过去热恋的回忆之中。她们希望永远拥有这种爱情,于是加强对家庭生活和情感的投入,总是处于爱的饥渴状态。投入和期望越高,失望自然就越多,情感失衡便容易产生。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有效地减轻这种失衡感,减少猜疑的发生。那些有事业、有信心的女性一般都是不怎么猜疑丈夫的。
案例三说明,爱情中的猜疑也可能来自一方的自卑心理。弗洛姆说过:“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自卑也是一个让人无法自拔的陷阱,会使人自毁爱情的长城。比如案例中的勇,若不是芳帮助他解脱,他们的爱情定是要结束的。克服自卑,首先要建立信心。比如案例中的芳可能是这样开导勇的:“你虽然学历低,但是聪明进取,工作认真;虽然个子不高,但你很健壮;你虽然年龄大,但是很成熟啊。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的善良、朴实、聪明又成熟,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建立信心,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要反过来才行。其次,要积极进行沟通。对于勇的种种猜疑行为,芳没有一味地讨厌和反抗,而是坐下来相互沟通,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二)克服爱情中的控制心理
爱情生活中,相互的控制无处不在,很多的争吵都是控制与反控制的结果。诸如对某人的态度、饮食的习惯、家居的摆设、作息时间的安排、对孩子的教育、日常开支等问题,每天有多少相爱的人在较劲、伤害、冷战、争吵甚至打架。不妨来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一
涛是某广告公司的品牌经理,应酬很多,答应的事说变就变。他的妻子菲是自由职业者,总在家里。这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菲早早地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和礼物,要涛早点回家。他满口答应,无奈实在抽不出身,到了半夜还没回家,手机也不接。
菲很伤心,又困又饿,迷迷糊糊和衣而睡,眼角挂着泪珠。凌晨一点的时候涛终于回来时,妻子大发脾气,不听任何解释。此后几天,涛都千方百计推掉应酬,陪妻子,好容易菲有了笑容,可不久,老问题又来了。
案例二
红和丈夫住了好几年老旧楼,终于要搬新居了。没想到因为装修,小两口整日战火弥漫。红心目中的新居,要有情调,多放些装饰品,而丈夫认为装饰品俗不可耐,不如实在点,搞套家庭影院;红要买一盏华丽的枝形吊灯,丈夫却觉得烦,枝枝杈杈的什么灯,吊在客厅里多难受。结果,红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把丈夫扔在装修了一半的新居里。
案例三
蓉和丈夫吵架,动不动就提上小包,夺门而去,不管什么时间和什么天气。这是她的杀手锏。丈夫只能追下去,找到在小区范围里转悠的蓉,好言劝回。时间久了,往往不等蓉拿起包来,老公就发话:“又出去啊?烦不烦呢?”杀手锏没有了,蓉叹息道:“以前是相互折磨,现在是自作自受。”
蓉和丈夫经常为了孩子的问题吵架。丈夫经常出差,回来给孩子买玩具、巧克力、动画片等等。蓉见了立即出面,告诉孩子别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弄得孩子左右为难。丈夫要送儿子到一家费用高但离家较远的幼儿园,蓉受不了每天长途接送。两人都诱导孩子否定对方的意见,结果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案例一分析: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爱一个人,不是把一切都交给你控制,让事情只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发生。爱情的权利,不在于对方必须回报爱;爱情的意义不在于保证你一定可以得到照顾。害怕黑夜的女人,仍然需要准备独自面对黑夜。爱不可以交换爱,付出是自愿,得到是幸运。付出金钱可以得到某种东西,付出爱却不等于你可以得到爱。爱是双方的,只要两相情愿、互作多情,不管是和睦还是折磨,不管是不是幸福的爱,都是爱。爱就是都自愿为对方多做些事情,你不能比这要求更多。
案例二分析:爱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只了解自己不了解对方,而且喜欢想当然地强加于人。一个家的摆设是一个人的信念的体现。在这个例子中,当没有条件按自己的意愿布置家居时,双方相安无事;有条件之后,两个人潜在的信念都被体现出来了,矛盾也就来了。为什么自己喜欢的就必须强加于人呢?爱的奇妙感觉往往使我们形成错觉和偏颇的信念。要知道,不管两个人多么相爱,信念却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爱情需要信念的相互接纳与协调。
案例三分析:要记住一点,不管爱情多么真挚,对方都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不要以为找到了真挚的爱就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就应该得到无微不至地、永远的照顾和保护。得到爱人的支持和帮助,当然是幸福;但是别忘了,爱你的人是会变化的,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你的独立性。
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对方,就给了对方控制你的权利,你就没有权利抱怨了。既然你把照顾自己的权利交给对方,或者全盘接受照顾对方的要求,那你就应该准备接受可能的烦恼与婚姻中的不快。
(三)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
嫉妒也是爱情的一大敌人。说起嫉妒,不得不先说一下吃醋,因为两者是分不开的。吃醋是一定程度上的嫉妒心理。吃醋到了一定限度就成了嫉妒;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恋爱中,首先要掌握好吃醋的尺度。
某种程度上说,吃醋对爱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吃醋在某种程度上是爱的体现。没有爱也就没有嫉妒,没有醋意的爱情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假如自己对恋人所做的一切都无所谓,看到自己的恋人与别的异性去春游、跳舞等,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实在不能说你是爱他(她)的。
其次,吃醋能促进爱的追求。例如,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可能开始并没有很强烈的好感,但若发现某一天另外一个男孩正在苦苦追求这个女孩,那么他就会开始吃醋,并立刻加入到追求的行列中来。
再次,吃醋还可使女孩显得更加妩媚可爱。爱情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女性的情感难以捉摸,一会儿怡然自得,一会儿愁云密布。当女孩发觉她的恋人对她的爱减弱时,她会采用疏远的行为,以退为进的方法,或声东击西,用故意对别的男孩表示好感的方法来刺激恋人的爱,锁住恋人的心。这种逆向刺激反应使对方神魂颠倒,强化爱的专注。因此,女孩子在恋爱中的撒娇、赌气、猜忌、泪水既是爱的伎俩,也是女性情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要注意的是,醋意要有限度,如果太离谱,就变成了嫉妒。
其实,人类的嫉妒心理在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同样的道理,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在群婚制的时代也不存在。它产生于一夫一妻制。在群婚制的时代,一个男人,可以和一群女人“结婚”,其中任何一个同某个男人或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异性,都不会去嫉妒别的异性。在人类婚姻史上,一夫一妻制占据主导地位、两性关系在法律和伦理意义上得到框定之后,爱情就不仅仅是异性间的吸引,而是具有了更重要的特征。这时,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就蓬勃发展起来。
与人在其他行为中的嫉妒心理不同,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几乎每个爱情中人都难以彻底摆脱。另外,自然的性嫉妒实际上可以促进爱情的发展与稳固。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爱情的快乐同人类的所有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愉快感的对立面。这种快乐决不会长期‘晴空万里’(连一片透明的薄云也没有)。如果没有不快乐作陪衬,则快乐也会显得平淡。感受总是一幅色彩比较鲜艳的情感镶嵌图画。‘晴空万里’的爱情幸福一般都是很快就要消失。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陪衬的感受而单独存在的。正因为如此,爱情需要薄薄的一层忧伤,需要一点点嫉妒、疑虑、戏剧性的游戏。”
但嫉妒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和嫉妒。”嫉妒心理犹如心灵的肿瘤,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嫉妒心理弱的人在25年中仅有2%~3%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期内竟有9%以上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嫉妒心理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免疫机能失调,从而使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心血管、周期性偏头痛的发病率增加。嫉妒心强的人还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头痛背痛、心悸郁闷、神经性呕吐、过敏性结肠炎、痛经、早衰等。强烈的爱情嫉妒心理,还会给爱情生活带来裂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矛盾,甚至会导致爱情的枯萎。嫉妒也是恋爱心理中的心理障碍之一。
那么应该如何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呢?
(1)要认识自我。分析自己是否过于敏感、缺乏自信。自卑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2)分析嫉妒根源。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误解了自己的恋人。
(3)积极消灭嫉妒心。要主动进取、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像培根说的:“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4)要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对方的感情。尤其是恋爱时,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人际交往空间。
★第五节恋爱中的心理差异
恋爱中的男女是存在心理差异的。认识并处理好这种差异,有利于感情的稳固。
择偶标准的差异
现代女性择偶时,当然要看外表,但更注重的是男方的才华、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状况,男性则更注重女子的体貌、性情、趣味等条件;女性的择偶心理比较实际,具体条件比较多,而男性的择偶心理则比较浪漫,幻想成分多一些。总的来说,“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仍是适用的。
追求爱情的形式的差异
追求爱情的时候,男性往往比较主动和强烈。男性择偶的时候更注重异性的外表,所以一张美丽的面孔、一个动人的微笑或一个醉人的眼神,都可以让他们很快坠入情网。在对女性的追求中,男性不喜欢搞“马拉松”,而往往在初期就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望。
女性则不同。她们寻觅恋人,往往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信赖、依靠的终身伴侣,因此更注意恋人的内在品质和实际本领。虽然女性的家庭责任感、对爱的热情和专注强于男性,但那是在她们认为对方确可托付终身后,所以在恋爱的初期,往往显得非常谨慎小心。
恋爱态度的差异
女性一般认为亲密的感情是爱情最重要的因素。女性在恋爱中渴望和男性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即在感情上的高度融合。因此,女性只要爱上一个男性,用情就很投入和专一。
在爱情生活中,男性往往把自己的才学、能力与异性的美貌、柔情的相互吸引作为支柱。他们希望女方对自己一往情深,但却觉得自己柔情蜜意太女人,有失男子的气度。所以即使热情如火,也不愿意过于外露。
对爱情感受的差异
男性往往有些粗心,不能体察女方细微的爱情心理。他顾及大的方面,而不注意小的细节,发现对方情绪变化时,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所措。
女性的情感很细腻,善于体察对方的心理。她们追求爱情的亲密,要求男子的言谈举止都要称心。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男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常常也会搞得她们伤感不已或大发脾气。
爱情挫折承受力的差异
爱情挫折包括恋爱过程中的磨擦和失恋两种基本情况。
对待恋爱过程中的磨擦,男性较随意和坦然,不愿矛盾扩大而张扬出去,容易主动做出让步。女性则往往为一点小事就大为不快、大闹不休,甚至哭泣不停。因为她们最希望得到男子的体贴、关心,而无论什么原因的磨擦,都使她们产生一种被辜负的危机感。
失恋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多是痛苦的事情。但面对失恋,男性的承受力却低于女子,常常表现得消沉、哀伤,乃至绝望。这是因为男子恋爱中的感情浪漫色彩较重,对失恋缺少理智的分析和考虑。另外,男子的忍受力较差,在失恋这种重大挫折面前易于消沉、哀伤。女性失恋后自然也非常痛苦、伤感,但她们忍受力比较强,又喜欢憋在心里,所以看起来就不怎么痛不欲生。
情感表现的差异
男女在恋爱中的情感表现大不相同,即使到了感情白热化的热恋阶段也是这样。
男性一般反应迅速强烈、意志坚强、勇敢大胆、感情洋溢,但情绪不稳定。这种个性特点,使他们对爱的感受容易溢于言表、喜形于色。言行多不深思后果,易冲动,受到刺激时不善控制自己,如急于用亲吻、拥抱等亲昵形式表达爱。
女性一般沉稳持重、灵活好动、情绪多变、感情充沛而脆弱。体现在恋爱过程中,则是她们感情羞涩而少外露,善于掩饰自己,表达爱慕常感到羞口难开,喜欢用婉转含蓄、暗示的方法而不喜欢过早用动作、行为的亲昵来表达。
★第六节初恋的心理调适
初恋的特殊心理及应对
初恋是美好的,常常是幻想式的美好。世界名著《飘》的主人公郝思嘉的初恋,就是幻想式的单相思:郝思嘉爱上了卫希礼。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地向卫希礼表示过,只是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主观地推断卫希礼的言行都是爱她的,等待卫希礼主动向她求婚。可事实上她的推断是完全错误的。在青春期发育的初始阶段,少男少女们都情窦初开,常常选择生活中或者影视中的突出异性作为自己仰慕、暗恋的偶像。这时候的单相思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确立了心中追求的偶像,就会陷入想入非非之中,总是一相情愿、顽固不化地爱恋对方,而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初恋中的人很容易把爱全部倾注于对方身上,而不管此人的优缺点到底是什么,甚至缺点也是魅力所在。这是初恋中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大多数人在懵懂的初恋时期,都会冲动、盲目地向意中人直抒胸臆,并且会死缠烂打,最终受了挫折则很容易一蹶不振。
初恋是苦涩的,大多数初恋都不会坚持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年轻人对爱情的认识水平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加上双方接触的时间通常比较短,还不了解彼此的品行。等一段时间之后,了解深入了,可能觉得对方并适合自己,或者不能忍受对方的一些弱点,于是产生矛盾,热情下降,最终分手。年龄偏低的青年男女,往往不懂得在恋爱中如何培养感情,只是一味地亲昵,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对方,导致恋情的终结。
初恋的失败让人终生难忘,会给年轻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抑,甚至会给以后的恋爱和婚姻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举个案例说吧:有个小伙子叫涛,在中学时就暗恋同班的女生雨,总是围绕在雨的周围默默地为她做事。高考后,雨考入了某名牌大学,而涛落榜了。为了追求雨,涛发奋补习了一年,第二年也考入了雨所在的大学。俩人在共同的学习中慢慢地建立起感情,涛终于如愿以偿。但好景不长,接触一段时间以后,雨觉得涛做事唯唯诺诺、男子气不足,便与他分了手。涛经受不住初恋失败的打击,万念俱灰,甚至想一死了之,最终不能正常学习而不得不辍学回家。不仅如此,涛很多年里都没有走出痛苦,最终随便找了一个村里的姑娘,放弃了自己的前程。
初恋的失败有时候也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人成熟起来。失恋者不应沉溺于失恋中而痛不欲生,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内心的痛苦,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面对后来的爱情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能顺利地度过初恋,进入到甜蜜的热恋和婚嫁阶段。就像现在正在幸福生活着的人们,有几个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初恋呢?
善待孩子的初恋
如果你是为父母者,自己才上中学的孩子恋爱了,不可只是一味地强硬阻击,一定要妥善处理,要懂得善待孩子的初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15岁上初三的小美长得很秀美,心也善良。她与同班一个男生恋爱了。这个男生学习好,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行。可他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双腿有毛病。小美喜欢上他,究竟是出于对这男生的同情,对他的钦佩,是朦胧的异性好感,还是几种感觉的交织?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没有仔细分析缘由的情况下,小美的爸爸获悉后立即警告她:“我告诉你,不许老早搞对象,将来搞对象咱也不能嫁给一个瘸子!”小美尽管难以接受爸爸刺耳的警告,但她与那男生的恋情转到了地下。性意识的觉醒使这对少男少女有了一些亲吻之类的肌肤接触,再加上地下恋情的紧张刺激,越发使他们的爱恋突飞猛进。小美爸爸知道后怒不可遏,于是某一天晚上,在那个男生的家里抓了现形,举起棍子就打,吓得正在卿卿我我的两个人狼狈不堪。男生的家长闻讯赶来,与小美爸爸打成一团。小美趁机跑回家,又气又羞又急之下,竟跳楼自杀了!
这场悲剧到底应该归咎于谁?难道是两个懵懂的孩子吗?是不懂得善待孩子初恋的家长!尤其是中学生的部分家长们,一律下禁恋令,对早恋格杀勿论,而且态度粗鲁。更甚者,有的家长,一见孩子和异性交往,哪怕一起谈过一次话、走过一段路,偶尔写过一封信、递了一张纸条,就定性为恋爱,然后就开始研究如何阻击。
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或者说初恋,是一种脱离世俗与功利主义的、不考虑婚姻的、纯洁美好的情感经历。初恋是人生绽开的第一朵鲜花。一个正常人,包括那些阻击孩子初恋的家长们,谁没有过年少时朦胧的初恋或者初恋的渴望与幻想?虽然初恋往往都像梦一样迷幻而短暂,但它是培养人美好情操的动力,也是提高爱情智商的必需步骤。
不能野蛮阻击初恋,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孩子们的盲目行为。毕竟是孩子,处理感情的能力不够,经受不住爱河旋涡的冲击,容易导致怀孕、私奔或辍学等不可收拾的结局。作为家长,需要对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加以指导。无端的禁止和阻挠往往会使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明智的态度是正确地疏导。
和孩子坦诚地进行交流是疏导的好方法,不妨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一个16岁的高一男孩与一个同班女孩相恋,而且爱得挺认真。男孩的爸爸不赞成他们的事,但并没有棒喝儿子,而是与儿子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朋友式的对话:
父:儿子,你觉得她怎么样?真的很好吗?
子:我觉得她是我认识的女孩里最好的。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一,你认识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你说你将来要出国上名牌大学,想成为一名律师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将来会遇上多少好女孩?爸爸并不反对你现在谈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见异思迁。你16岁就有了女朋友,这女朋友是你到目前为止认识的最好的女孩,可是,等将来你遇到更好的,你会不会后悔?你敢保证一辈子都守护她一个人吗?
子:……可是,现在让我离开她,我很痛苦。
父:去年给你买的那个彩屏手机呢?
子:您不是给我买了个更好的吗?我把原来那个送人了。
父:儿子,这就叫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今天好好学习,你明天的世界只会比今天更精彩,到时候你的选择只会比今天更好,更适合你。如果真的放不下,不如现在先把与这女孩的情缘放一下,等将来读了大学再让它开花结果也不迟。儿子,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做几件错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几件,做错了就会遗憾终生。
子:爸爸,我明白了。我会处理好的。
当孩子恋爱了,为人父母的应该和这个男孩的爸爸一样,给孩子们的心灵加以导航,指导他们学会把初恋的纯情珍藏在心底,使之成为一种学习奋进的动力,更好地把握人生。
★第七节控制性冲动
热恋中的情侣在一起,拥抱接吻、产生性冲动乃至发生性关系是很常见的事情,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性冲动同生理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性激素是性欲望的生理动因;与性有关的感觉、情感、记忆与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可能诱发性冲动。热恋中的男女,由于性激素分泌的旺盛、心灵的相通、语言的投机及多为宁静偏僻的亲昵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性冲动和性关系。
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形式就是身心的彻底交融。但是,婚前的性行为是充满各种危险的。比如不小心怀孕流产会影响学习生活,损害女方身心健康;如果发生性行为后最终又分手,尤其对女方来说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婚前性行为也是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认同的。比如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女方可能会受到家长、朋友等的批评、责难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总之,婚前性行为不利于人生的长久幸福,因此必须学会控制热恋中的性冲动。
(一)要丰富爱情的形式和内容,不要只是一味的卿卿我我
除了绵绵情话、卿卿我我之外,情侣还需要在工作、学习上互相关心和帮助,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多加强思想的交流和情趣的培养,开阔视野、充实内心,减少性冲动。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
热恋中有了性冲动的时候,要马上转移注意力。比如,在无人野外说情话时,男方有了性冲动,女方应该立刻提议到有人的地方去走走,不要纵容自己的男朋友;如果是在居室内,性冲动强烈时,要赶紧打开电视机、电脑或者拿出书籍来,以转移注意力。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性冲动。
(三)注意谈恋爱的地点
另外要注意,谈恋爱时少去一些无人偏僻的地方或无人居室等,多去美丽的风景区、公园、电影院等有其他人但又有自己的空间的地方,这有助于控制性冲动。
(四)保持一定距离
热恋中的男女双方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长时间的亲吻拥抱,特别是女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定要严守“禁区”。对于男友的性交要求,一定要坚决拒绝,不能含糊。
(五)边缘性行为释放性冲动
边缘性行为有时候可以有效地释放性冲动,从而避免发生性行为。比如,男方实在难以控制的时候,女方可以通过一些边缘性行为来使其性冲动释放,如允许或协助男友手淫等,手淫射精后的男方的性冲动就会得到暂时的消除。
(六)要善于用理智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要在心中树立起理智和道德的坚定防线,当性冲动来临时,用理智提醒自己,用道德约束自己,坚决不要越过雷池。
总之,热恋中的男女要有效地控制性冲动,根本上取决于双方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生活态度。要知道,只存在性幻想而没有性行为的恋情也是很美好的;当发生性行为之后,恋情便失去了一层诱人的神秘和美妙。
★第八节恋爱中的审美错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下,人们的审美观不同;在同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人的审美观又有个性的差异。同样一个女孩,在有的人看来简直是完美无缺,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可能只是普普通通而已。但无论如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审美标准大体是一致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是爱情的必需组成部分,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学上所称的“审美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一种错误知觉,有审美错觉和认识错觉之分。认识错觉和审美错觉是有区别的:认识错觉,反映的是不真实的客观情况;审美错觉是对审美对象深入体验之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真实的美的感觉。这种审美感觉在客观上看好像是失真的,但在主观上却是真实的心理体验。
热恋中的男女对异性美的审视,既针对其外在体貌特征美,也针对其内在心灵美。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不足,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19世纪40年代初的英国,有一个著名女诗人叫伊丽莎白?芭莉特。她原来是个卧床不起的病人,而且已经年近四十,始终没有出嫁。但她却写得一手好诗,拥有众多的诗迷。其中一个叫白郎宁的诗迷,比她小六岁,向芭莉特求爱。但她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觉得两人并不合适,开始加以拒绝。但白郎宁坚持不懈,终于打动了她那颗已经封闭的心。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白郎宁拉着芭莉特的手说:“你真美,比我想象的美得多。”爱的力量真是伟大,一段时间之后,芭莉特的病竟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在一般人眼里,芭莉特相貌并不出众,而且身体还不健康,何美之有?可白郎宁却在她的诗里发现了她的内在美,由内向外扩散,芭莉特成了他眼里最美丽可爱的女人。
莎士比亚有一首十四行诗是这样写的: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得多;
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
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
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
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
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
我情妇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
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
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
我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
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
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
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显然,莎士比亚的爱人并无特别美丽的外貌,但她一定有一种使诗人动心的美,以至影响了他对爱人客观外在形态的审美感受。在诗人心中塑造出了一个各方面都比客观形态更加美妙动人的意象,使他感到他的爱人比任何天仙美女都更动人。
这种审美错觉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它使情人发掘出恋爱对象身上更深层的美以补偿某种不足,可以推动爱情的发生与发展,而不至于使外在不美的人终生孤单。但如果审美者本身没有健康的审美意识,或者这种错觉发展到过分的程度,便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正如霭理士所言:“在热恋中的男女竟会把对方很丑的特点认为极美,而加以誉扬颂赞。”
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产生审美错觉的内在原因。正常人总是向往美好的事物,并且往往把善良、真诚与美联系在一起。美丽的外貌容易引起人们对真、善的联想,从而产生好感,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真、善的内在本质也容易引起人们对美的思考,从而产生美感,这是正常的心理效应。但无论对真、善的理解还是对美的欣赏,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不会达到真、善、美的审美统一,就无法架起连通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桥梁,甚至内心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都没有。如果爱情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下的审美,就容易暗藏危机,导致日后婚姻和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果审美错觉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爱的激情日趋平息,光环效应随之消失,后悔就为时晚矣。特别危险的是被对方容貌的美丽光环迷住了双眼,忽视了其丑陋灵魂的情况。巴尔扎克曾对这种情况做了透辟的描述:“在虔诚的气氛中长大的少女,天真、纯洁,一朝踏入了迷人的爱情世界,便觉得一切都是爱情了。她们徜徉于天国的光明中,而这光明是她们的心灵放射的,光辉所及,又照耀到她们的爱人。她们把心中如火如荼的热情点染爱人,把自己崇高的思想当做他们的。”
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由于性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对方,见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了优点。例如有位女子爱上了一个颇为英俊潇洒的男子,于是英俊潇洒盖过了其他一切。当他有些粗鲁时,她却认为是豪爽;他挥霍浪费,她却认为是慷慨大方;他有些方面不老实,她却认为这是聪明机智;甚至他又和别的女人勾勾搭搭,她还认为这种英俊男子哪个不爱……直到她最后吃了大亏,才后悔莫及。
热恋中的男女,要正确看待审美错觉。出现错觉无可厚非,但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指导和修正这种审美心理。
★第九节失恋后的心理调适
失恋后的心理反应
失恋,对于任何男女来说都是一杯浓烈的苦酒,都会在其灵魂深处烙上深深的伤痕,甚至这种心理隐痛会伴随其整个生命旅程。如何对待失恋的不幸,是被痛苦所吞噬还是将痛苦升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
(一)男性的失恋反应
男性自尊心比较强,对于失恋,或许表面上看不出他的痛苦,但背地里其实痛苦不堪。失恋对于男性的打击实际上是巨大的,有时也许会摧垮他的人生信念,使他丧失生活的勇气,甚至会导致终止生命。在社会生活中,男性往往肩负着比女性更多的义务、责任和期望,因此对于同样的失恋结局,男性要承担比女性更多的来自自我及社会的压力。被迫失去女方的爱,对不少的男性来说在身心上都是不可接受或忍受的。这会使他的心理产生连锁反应,进而改变整个心理品质和人生态度。
(二)女性的失恋反应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情感显得温柔而细腻,虽不像男性情感如暴风骤雨,却也好似春风丝雨,润物无声。滋润于甜蜜爱情中的女性,比起容易性冲动的恋人,更愿陶醉于如云般的飘忽与似雾般的朦胧幻想之中,更喜欢品味感情的真谛。可想而知,失恋的现实对于女性同样残酷无情。它会揉碎少女甜美的梦境,吞噬姑娘纯真、空明的情感世界,给她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相比男性,女性更富有奉献精神,更易把爱情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生命支柱。当她把爱情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时,如果爱突然终结了,女性的柔弱和痴情如何能使她们平息内心的波澜?不过,对于少数性格开朗、心理成熟或者是主动绝情分手的女性来说,要另当别论。
(三)不同年龄阶段下的失恋反应
对于失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有各不相同的心理反应。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富于激情和幻想,对于朦朦胧胧的初恋会感到神秘和神魂颠倒。他们心理还不成熟,对爱情缺乏长远的考虑和准备,最容易在感情的深海之中迷失。而且,少男少女的情感虽然纯真却显得稚嫩,很易受挫折,而一旦遭受失恋的打击,就很可能身心俱碎,极度痛苦而不能自拔。也有人因为失恋而变爱为恨,肆意报复,粉碎了一切美好的回忆,连起码的友情也破坏殆尽,给自己和对方都刻上了深深的心理伤痕。
年龄较大些的男女有着较为健全成熟的理性能力和意志能力,也具有比较稳定的情感表达方式。恋爱之前会仔细考量对象候选人;热恋之中,也比较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与原则问题;失恋之后,他们在巨大的痛苦面前仍能镇定自若,将创伤深埋在心底,会比较冷静地面对现实、调适心理,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于曾经深爱的人,他们大多也能报以宽容和理解的微笑,仍可以做朋友,不会成为一生一世的敌人。
(四)不同个性特征下的失恋反应
对于失恋,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也各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解脱方式。
对于一个活泼型、多血质的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接受失恋的现实和承受心理打击。失恋之初,此类人或许会非常敏感地做出强烈反应,极度悲伤、哭天怆地。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变成一副乐呵呵的模样,最起码表面会如此。
(五)不同社会角色下的失恋反应
不同社会角色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失恋反应。比如,一个学生失恋,容易觉得失去了一切而万念俱灰;一个工人失恋,会利用埋头做工来赶走痛苦,也会有很多的热心人来介绍新对象,比较容易走出失败的阴影;一个官员受了爱情的打击,再痛苦也必须憋在心里,不能影响工作和形象,同样也会在各种应酬与大事的冲击下尽快走出心里的苦痛
人生大悲之事,失恋为其一。失恋给人带来的烦恼和苦闷,是没有恋爱过或没有失恋过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失恋既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奋起,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心理调适。
走出失恋的重要原则
失恋后要进行心理调适,走出失恋,首先要铭记三条重要原则:
(一)正视现实,不要纠缠与责难
如果他或她已经真的不爱你了,到了必须分手的时候,不要纠缠着不放,纠缠也许会令对方一时难以逃脱,但却更坚定了其离开的信念;不要再一味地责难,责难也许会让你感觉一时痛快,但却可能粉碎曾经的美好回忆;更不要怪罪自己天生缺乏魅力,活在怨恨里会令你的生活更沉重。既然你已得不到所希望的那份真情,又何必再为她或他伤心劳神、浪费感情与青春呢?放弃一段已经死亡的情感,你也许仍会痛苦,但却有了新的爱情空间,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但是,如果你认为你们的关系还有挽回的余地,可以选择离开他或她几天,给双方都留出认真体会与权衡的空间。如果他或她真的需要你,请相信,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真爱,一定会重新回到你身边。
(二)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失恋了,就要有忘记过去的决心,忘记过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忘记他或她的一切;更要有放眼未来的智慧,放眼新的恋人、新的生活目标和新的幸福。
(三)心胸要豁达,懂得宽容与原谅
不要为恋人的一时冷漠而忧愁,如果存在第三者,而他或她又舍不掉你时,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尊,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不要做生活的配角,公平地与对方争辩。如果他或她认识了错误,真诚地想重新回到你身边,就宽容地再给对方一次机会,帮助其重新进入你的爱情生活,发掘自己的美德和爱情的魅力,放弃牢骚唠叨,用健康的方法挽救你们的婚姻和爱情。
走出失恋的短期心理调适
(一)保持尊严,凝视前方
失去爱情但不要失去自尊。要坚持着不要去找他或她、不要再联络、不要再眷恋以往。或许分手是因为你的错,但人都会犯错;或许分手是因为你的缺点,但谁没有缺点?失去你或许是他或她一生的遗憾,你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凝视前方、放眼未来。
(二)适当地发泄情绪
别总是强忍悲痛或怨恨,这对身心健康相当不利。想哭的时候就找个地方尽情地哭;想大声喊的时候就找个无人之处用力嘶喊;想砸想撕的时候就关起门来个痛快;想倾诉的时候就找个知心好友说个痛快。但要注意发泄的对象,不要抓住无辜的人或人家的东西不放,那样会节外生枝,反而更不利于心理调适。
(三)清除他或她的痕迹
分手了就把与他或她相关的东西处理掉,要么撕掉扔掉,要么找个地方锁起来再狠狠地丢掉钥匙,清除他或她的痕迹。也不要去你们以前常去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情,让你情绪低落。不过不要过分,比如他或她拉过你的手,不要把手也扔掉或包裹起来。
(四)做出不在乎的样子
失恋了,一点感觉也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表面上装作不在乎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这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这样去暗示自己:“对付负心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或者“是不是都要看我难过痛苦?没门!”又或者“他都不在乎了,我为什么要在乎?一定要镇静,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梦醒了而已。”
(五)多想想他或她的坏处
失恋了,就要多去想想他或她的坏处,甚至夸张地去寻找他或她的缺点,以至于你再也不愿去想对方。如果想来想去,他或她的坏处寥寥无几或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你自己就要这样想:“他(她)真的是完美的吗?不可能。可能只是我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而已,或者我产生了审美错觉。这样的恋爱不真实、不扎实,失去了也不是坏事。”
(六)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别人在一起
失恋之后不要一个人闷在家里,要积极参加聚会、出游、看表演、打球等有意思又有很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并尽量和别人谈一些有趣的话题,跟着大家一起笑,有利于驱散心理阴霾。
(七)出门去旅行
失恋后留在故地,只会让你陷于痛苦无法自拔。不妨离开你们曾经的幸福天堂,跟随旅行团或与一群朋友到异地去游玩。异地的人文风情会让你耳目一新、视野开阔,新的感受会冲淡你内心的烦恼。
(八)与老友联络
恋爱期间“重色轻友”全然不问朋友死活,朋友也不会怪你。不过现在又一个人了,再不找老朋友叙叙旧可就有点太淡薄友谊了。朋友有时候才是最靠得住的,又了解你、又包容你、又疼惜你。和他们在一起游玩、聊天、运动、喝酒、唱歌或者干脆在他们面前大倒苦水,你不用掩饰、自在自得,全然没有失恋之后的自我否定和怀疑,有助恢复心理平衡。
(九)用学习和工作来冲淡烦恼
热恋时落下的功课和工作现在终于该补一下了吧?不妨化失恋的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埋头工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与荣誉降临到你头上,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时候,恐怕你感谢当初的失恋还来不及呢。
(十)要懂得爱惜自己
要忘掉一段曾经真心付出的感情,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给自己留出空间与时间。要知道,你的生命不光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还属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和你的工作岗位。你必须珍惜自己,没有权利自暴自弃。失恋了,不必再挂念那个人了,正好可以多疼惜一下自己。
上面讲述的是几剂失恋初期的“特效药”,可以暂时缓解强烈的心理刺激、疏导负面情绪,不至于被失恋的痛苦泥潭所淹没。但要恢复到恋爱之前的心理状态、重新定位自己,还需要加强长期的心理调适。
走出失恋的长期心理调适
(一)不要将新旧恋人做比较
如果有位小姐,对初恋情人不能割舍,等她有了第二个男朋友后仍与初恋情人藕断丝连,影响了她对新恋情的投入。等到她有了第三个男友,她对第二个男朋友也是念念不忘,常想起他的好处而不能专注地去发现现任男友的优点,结果她总是对在她身边的人不能感到满意。对方真的那么差吗?还是她开车只看后视镜,而没看到车子正前方的金矿?
如果有位女士,她的先生对他以往的情人十分眷恋,不仅把以前的信和照片小心收藏,还常拿以往情人的好处来和这位女士比较,那这位女士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又有谁愿意做这位女士?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接受并认定这个事实,收起回顾的眼神,转过身来向前看。把过去抛得越干净,将来就越可能幸福。拿过去来折磨自己也折磨后来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不要模仿他或她
如果所深爱的人拥有你所欣赏的优点和特质,那么即使在热恋中也要做自己,不要把其性情习惯“内化”到你自己的人格与生活里,失去后更不要模仿他或她。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某种意义上说你就是最美的,何不保持我们自己的本色?本色才是魅力的来源。
(三)不要马上再找一个类似前恋人的人
虽然失恋了,但和他或她有些相似的人仍会对你有吸引力,要注意不要立刻去找个那样的人替代前恋人。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这类人身上究竟是哪一点令你无法抗拒?那种特质是否也有缺点?跟你的性情是否可以配合得来?如果合得来,为什么会分手呢?再者,将以后的恋人看做是前恋人的替代品是不道德的,既是对自己的折磨,也是对别人的伤害。
(四)多交普通朋友
多交些普通朋友对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与异性的普通朋友交往,不仅可以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还可以培养自己对异性的判断力。等到真正适合的人出现后,你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但是交往时不妨先当做普通朋友,敞开心与其自然地交往。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越不苛求,缘分可能越容易到来。
(五)完善自己
失恋后要仔细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想想自己有哪些缺点?是不是人际交往能力不好?比如,和人说话时语气粗鲁,或唯唯诺诺,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自己不够成熟独立?比如,依赖性太强、有不安全感、占有欲太强等?如果是的话,那就要适度地改变自己,使自己成长。成长之后的你,以后在拥有爱情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不利于培养感情的错误了。不过,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时要把握分寸,不要陷入自卑的泥潭。
寻找爱情就像寻找工作,失败一百次何妨,成功一次足矣。如果你就是那失恋的人儿,如果你还困在它的阴影里,那么现在该破茧而出了。接受现实,放眼未来,勇敢前行,你终会获得属于你的爱情。
★第十节异性友谊
异性友谊的境界
异性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不少男男女女生活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单位,然而有时候却行如路人。有不少人认为,男女青少年之间不可能建立起像同性朋友之间那样的亲密无间的纯洁友谊关系。
人类的爱有许多种类型,比如血缘爱(母子、兄弟、姐妹之间的爱等)、性爱(如爱情)、敬爱(如学生对老师,幼辈对长辈的爱等)、抚爱(如长者对幼者,老师对学生的爱等)、友爱(包括同学、同事、朋友之爱等)。人类各种爱的感觉有时候会发生交叉,如血缘爱中可以包含敬爱、抚爱和友爱的成分,而抚爱、友爱和敬爱也可能发展成为异性爱。现实中,异性友谊往往发展为爱情,可并不能说明异性之间不可能存在纯洁的友谊。认为异性间的友爱必然要发展成为性爱,或者必然与性爱纠缠不清,是缺乏依据的偏见。
心理学家指出,亲密纯真的友谊是人类优美的感情之一,是人们在共同理想、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团结和帮助,并激励和鼓舞人们前进的高尚的道德力量。爱情作为异性爱的一种,是包含有性意向的,它不仅需要思想的沟通,而且还有性的吸引,而这种吸引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感受。存在于异性知心朋友间的心灵的沟通虽是爱情产生的一个条件,但仅有这个条件,爱情并不会翩然而至。总之,达到知心程度的纯真的异性友谊是存在的。
不妨来看几个真实的异性友谊的故事:
故事一
大明和小玲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但却没有发展成青梅竹马的恋人,而是成了最好的异性知己。他们两个同岁,两家是邻居。当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小玲的妈妈工作忙,经常会让大明带小玲去玩。于是大明和就经常带着小玲一起嬉戏,友谊自童年就开始建立。稍大一些后,两人都上学了,从小学到高中居然都在一个班。
小玲爱学习,学习成绩很好,而大明天性好玩,听课也不集中精神,所以成绩不怎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学习,小玲帮大明学习功课,因此感情得到更深的发展。到了青春期,两个人完全可以成为恋人,以后结为夫妻,但两人都没有往这方面想,仍认为对方是最好的异性知己。
后来两人都找到了各自心爱的人,谈起了恋爱。有许多人不太理解。一些邻居以及大明的妈妈都说过:“小玲这孩子不是挺好的吗?你们两人青梅竹马,从小玩到大,你为什么不喜欢她呢?我看她不错,你如果和她谈对象,多好啊。”大明就不停地解释说小玲是他“哥们”,和恋人是两回事。他们都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大家对大明的女朋友都非常满意,也就不再提他和小玲的事了。
小玲也是一样。她妈当时也说:“大明不错啊,要不你们俩就处处。”她就说大明是她的“蓝颜知己”,也就是异性知己。她妈也是愣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见了她男朋友之后,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两人都谈恋爱之后,就少不了会有些小问题。虽然双方的恋人并不反对他们的这种友谊,但有时候当他们在一起有勾肩搭背等亲密举动时,他们的恋人就会显得很不舒服,醋意浓浓。于是,他们在相处中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但知己仍是知己,哥们还是哥们。
故事二
小文是南京一家外企的行政秘书,月收入不菲,属于白领阶层。她已经二十五六岁了,曾经谈过几个男朋友,可后来都分手了,至今仍孑然一身。但她这几年并不因没有男友而在生活上没人照顾,因为她的大学同学阿强一直都在帮助她。
说实话,她对阿强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她知道自己不会跟他有什么,因此对他反而并不顾忌,有什么心里话都跟他说。因为小文不放心自己的一些同性朋友,她认为她们并不可靠,而阿强是她真正的朋友、知己。
想想自己和阿强成为好朋友,还是大学以后的事。当时在大学里两人关系还仅局限于同学之交,并没有什么深交。而毕业后,小文找到了现在这份好工作,租了一间非常不错的房子,与阿强也没什么联系了。当时她谈了一个男友,有一次家里马桶的进水管坏了,让男友过来修修。男友却说这东西他不会搞,让她找家政公司。她觉得男友对自己不够关心又没用,这时正好阿强打电话通知她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她于是告诉他自己家的马桶有毛病了。阿强听后马上赶过来,买了一个进水管装了上去,解决了问题。
小文十分感激他,后来聚会又玩了很久,以后慢慢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阿强虽然很能干,但并不是小文喜欢的类型,因此她对他并没什么戒心,有什么困难也都找他,和阿强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她常常对阿强说:“真没想到,你竟然是我最好的朋友。”
瓦西列夫曾经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温柔色彩的刚毅。如果一个男人集中的全是男性的特征,就会因枯燥单调而令人生厌。男人具体存在于不同性别特征的搭配之中,这使他们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了,更表现出男性的魅力。女人当然也是如此。让我们在日益扩大的异性交往中丰富自己吧!”研究表明,异性之间不但可以存在友谊,而且这种友谊具有同性友谊所不具有的互补性。性别差异之下的异性友谊,既可以是对个性不足的一种互补,也可以是对心理、情感和思维的互励互慰。女性软弱时,男性对你的鼓舞可以使你坚强;男性暴躁时,女性对你的规劝可以使你温柔;女性忧伤时,男性对你的开导可以使你乐观;男性粗疏时,女性的提醒可以使你细致。性别差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多彩,有助于人的冷静化、理性化,使世界滤掉各种盲动和迷惑。
心理学家对异性交往的互补性做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性互补。
单一的同性交往,远不如多向的异性交往更能丰富人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其各方面社会关系就越深入,精神世界就越丰富,个性发展就越全面。尽管同性间的个性也存在着差异,但如果只和同性人交往,人的个性发展往往很狭隘,因为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的个性差异明显和有意义。
(2)心理互励。
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有心理上的“异性效应”,往往表现为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出潜在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性。
(3)情感互慰。
人际间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恩情等等。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它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在异性效应的作用下,这种情感的交流更为密切,达到有效的情感互慰。
(4)智力互偿。
研究表明,虽然人类智力的高低总体上没有性别差异,但男女之间的智力特质却有区别。以思维能力为例,男性比较擅长离奇、大胆的抽象逻辑思维,善于抽象和概括,更喜欢用综合的方式对待现实;女性则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比较感性,更适合处理以实践应用和形象思维为支撑的事情。通过异性交往,双方均可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以促进自己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工作效率。
纯真的异性友谊是人类美好心灵的闪光和陶冶,是一杯甜美的酒,是一首生动的歌。它比爱情、婚姻更芬芳,比同性友谊更醇香。恋爱、婚姻的空间比较狭小,往往本能地带有自私性;同性朋友的趣味比较单调,而且难免有利害关系。异性友谊则是一种轻松、宽容、温馨的情感,让人能够对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多几分体会。
如何与异性建立友谊
异性友谊那么美好,如何与异性建立友谊呢?又如何维持它呢?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互相尊重和理解
男女之间在气质、性格、身体、爱好等方面往往有着较大差异,只有彼此互相尊重和理解,异性友谊才能维持和发展。
(二)注意交往场所
异性朋友单独相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所,尽量不要在偏僻、昏暗处长谈。如果在房间里单独谈话,不要紧闭门窗。
(三)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友谊和爱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和友谊关系都是以彼此之间的相互欣赏为基础的。友谊和爱情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别:首先是内涵不同。友谊是同学或朋友间的一种平等的、诚挚的、亲密的、互相依赖的关系。而爱情则是一种男女之爱,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关系。其次是对象不同。友谊是广泛的交往,而爱情则是在一对男女之间发生的。友谊可以通四海,朋友可以遍天下,人们可以和各种对象发展友谊。而在爱情世界里,却是男女之间的隐私之情,只能是真挚专一、忠贞不二,如果第三者加入,便产生嫉妒心理和排除异己的行为。第三是要求不同。友谊关系中,主要承担道德义务。而爱情关系在双方缔结婚姻关系后,不仅承担道德义务,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异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模糊两者的界限,否则不但失去友谊,还会失去爱情。
保持异性友谊的“恒温”
异性友谊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对于单身者来说,升温为爱情,或许是值得庆贺的事情。而对于已经有了恋人或者已婚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保持其“恒温”,否则会引起诸多麻烦,还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那么如何知道友谊“超温”了呢?下面列出两点迹象,或许有所帮助。
(1)和异性朋友交往中,如果你发觉自己离不开对方或对方离不开你时,要警惕友谊的超温了。此时应该迅速降温。
(2)如果你或你的异性朋友强烈排斥对方同其他的异性交往时,就有问题了,此时也应该及时给你们的友谊降温。
如何保持异性友谊的“恒温”呢?
(一)不要自作多情
与异性朋友交往时,不要自作多情。不要把异性朋友的赞美与帮助当成对自己的爱意,把其当做对自己的肯定与运气就够了。自作多情常常伤人伤己,封闭了自己的异性友谊之门。比如,一位男工程师与实验室一位姑娘本来相处得很融洽,姑娘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工程师做事,于是工程师认为她对自己有意思。有一天,他煞有介事地告诉姑娘,自己是有妇之夫,不能接受她的爱,希望她早日找到更好的伴侣。冤屈、羞愧之下,姑娘离开了实验室。男工程师的自作多情伤害了姑娘,更使自己陷于可笑境地,亵渎了纯真的友谊。
(二)不要过分依恋异性朋友
异性友谊不要有过分的依恋。比如有些女孩子往往过分依恋男性朋友,遇见一点困难就找朋友帮忙,有一点小委屈就跑到朋友那里倾诉。从心理学上,这是一种时刻寻求安全感的童稚心理:小的时候,过分依赖父母,把安全感寄托在父母身上;长大后,又把这种安全感寄托到恋人或朋友身上。这种心理之下,异性友谊很容易升温为爱情,更容易使友谊蒙上阴影。过分依恋的人有独占异性朋友的欲望,不希望对方有其他亲密朋友。比如一位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的男士正陷于苦恼之中。他和一位女同事是好朋友,可这位女同事内向深沉,对他过于依恋,以致其他同事常产生误会。她反对他结交其他女性朋友,一旦看见他与其他女性谈笑,就要和他过不去。他们各有家室,他并不想搞什么婚外恋,于是不得不考虑和这位女同事断绝友谊。
(三)保持心理距离
关系再好的异性朋友,也应该保留各自的隐私。保持心理距离并不会疏远朋友,相反会加深友谊:正是因为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才具有神秘感,才会使友谊更具有亲和力。和异性朋友的爱人建立友谊关系是保持心理距离的好方法,这样会时刻提醒双方不要忘记各自恋人的存在。
(四)不宜隐瞒,应该坦诚相待
与异性交往,最好让自己的爱人知道。既是正当的朋友,就不应该隐瞒。如果你的异性朋友与你的爱人不相识,应该主动介绍他们认识;如果有单独交往,最好也要事先告诉你的爱人,否则可能引起误会,影响双方感情。
(五)不应过分随便
男女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此外,男女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
(六)不宜过分冷淡
男女间交往时,理智行事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自大,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七)应该热情大方
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的不自然感。在心理上,应该像对待同性朋友那样去与异性交往,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使人生厌。和异性交往,已婚男女和未婚男女应该是有区别的:这种交往是纯正的友谊而不包括丝毫择偶因素。此时的异性友谊,应少些少男少女的腼腆羞涩,而应热情大方。特别是在家中待客,对所有客人要一视同仁。
(八)不宜有非分之想,要洁身自好
不要虚荣轻佻,借异性友谊之名玩弄他人感情。不要见异思迁,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禁不起新的感情的诱惑,轻率地背叛自己的爱情。
(九)勇敢说“不”
当发觉异性朋友想超越友情时,要勇于说“不”。不要为了保持友谊而迁就对方的过分要求。如果朋友因为你的拒绝而远离你,不必伤心,本来心有他图的朋友不要又何妨?但要注意说“不”的方式,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避免伤害对方。已婚的人可以通过提及自己的亲密夫妻感情而从侧面拒绝异性朋友的过分要求。